
來源 : Hongwe
NFC近場通信(Near Field Communication,NFC),又稱近距離無線通信,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,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(在十厘米內)交換數據。這個技術由免接觸式射頻識別(RFID)演變而來,并向下兼容RFID,最早由Sony和Philips各自開發成功,主要用于手機等手持設備中提供M2M(Machine to Machine)的通信。由于近場通訊具有天然的安全性,因此,NFC技術被認為在手機支付等領域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。
NFC 芯片是具有相互通信功能,并具有計算能力,在Felica標準中還含有加密邏輯電路,MIFARE的后期標準也追加了加密/解密模塊(SAM)。
NFC標準兼容了索尼公司的FeliCaTM標準,以及ISO 14443 A,B,也就是使用飛利浦的MIFARE標準。在業界簡稱為TypeA,TypeB和TypeF,其中A,B為Mifare標準,F為Felica標準。
為了推動 NFC 的發展和普及,業界創建了一個非營利性的標準組織——NFC Forum,促進 NFC 技術的實施和標準化,確保設備和服務之間協同合作。目前,NFC Forum在全球擁有數百個成員,包括:SONY、 Phlips、LG、摩托羅拉、NXP、NEC、三星、atoam、Intel、其中中國成員有中國移動、華為、中興、上海同耀和臺灣正隆等公司。
與RFID一樣,NFC信息也是通過頻譜中無線頻率部分的電磁感應耦合方式傳遞,但兩者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。首先,NFC是一種提供輕松、安全、迅速的通信的無線連接技術,其傳輸范圍比RFID小,RFID的傳輸范圍可以達到幾米、甚至幾十米,但由于NFC采取了獨特的信號衰減技術,相對于RFID來說NFC具有距離近、帶寬高、能耗低等特點。 其次,NFC與現有非接觸智能卡技術兼容,目前已經成為得到越來越多主要廠商支持的正式標準。再次,NFC還是一種近距離連接協議,提供各種設備間輕松、安全、迅速而自動的通信。與無線世界中的其他連接方式相比,NFC是一種近距離的私密通信方式。最后,RFID更多的被應用在生產、物流、跟蹤、資產管理上,而NFC則在門禁、公交、手機支付等領域內發揮著巨大的作用。
NFC、紅外、藍牙同為非接觸傳輸方式,它們具有各自不同的技術特征,可以用于各種不同的目的,其技術本身沒有優劣差別。
NFC手機內置NFC芯片,比原先僅作為標簽使用的RFID更增加了數據雙向傳送的功能,這個進步使得其更加適合用于電子貨幣支付的;特別是RFID所不能實現的,相互認證和動態加密和一次性鑰匙(OTP)能夠在NFC上實現。NFC技術支持多種應用,包括移動支付與交易、對等式通信及移動中信息訪問等。通過NFC手機,人們可以在任何地點、任何時間,通過任何設備,與他們希望得到的娛樂服務與交易聯系在一起,從而完成付款,獲取海報信息等。NFC設備可以用作非接觸式智能卡、智能卡的讀寫器終端以及設備對設備的數據傳輸鏈路,其應用主要可分為以下四個基本類型:用于付款和購票、用于電子票證、用于智能媒體以及用于交換、傳輸數據。
各種有意使用智能手機作為下一代門禁卡的機構正在對NFC進行技術測試,這是一種理想的企業應用。在2011年秋,黑莓手機制造商RIM和安全門禁卡、讀卡器提供商HID Global宣布,RIM的一部分新產黑莓手機將配備HID Global的iCLASS數字證書。配置NFC的黑莓Bold和Curve型號的手機都能兼容HID Global的iCLASS讀卡器,這些讀卡器被廣泛用于建筑門禁系統、學生ID讀卡器、追蹤員工簽到和出勤。
員工還可以利用NFC智能手機和其它設備進入員工停車場或食堂并支付費用。NFC標簽可以被放置在會議室內部,與會者就可以在標簽前揮動自己的兼容手機使其靜音或打開Wi-Fi。
NFC可以通過結合無線優惠券、會員卡和支付選擇擴展和提升現代購物體驗。消費者可以用個人應用程序掃描產品貨架上的NFC標簽,獲得關于該產品更加個性化的信息。舉個例子,如果你對堅果過敏,通過掃描產品,你的NFC設備能自動檢測出該產品是否含有堅果并做出提醒。通過觸碰NFC標簽來獲得信息、增加到購物籃、獲得優惠券和其它新的用途將對零售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。
商家可以把NFC標簽放在店門口,那么用戶就可以自動登錄Foursquare或者Facebook等社交網絡、和朋友分享細節或好東西。比利時的Walibi游樂園最近推出了首個NFC系統,名為“Walibi Connect”,用戶可以掃描NFC腕帶來自動發送更新或關于喜歡的活動和景點到Facebook網頁。在食品服務方面,酒吧和餐館可以從一家名為RadipNFC的訂購NFC杯墊和其它促銷材料,讓顧客可以掃描它們獲得該店或廣告商的更多信息。